首页

学院新闻        学院公告        学术活动        学术动态        学术报告        数字课程       

学院开展“弘扬五四精神,矢志科技报国”学科竞赛经验 分享会暨未来科学家特训营(第一期)

时间:2025-04-30  点击数:

2025年4月30日,在惟真楼437室,学院团委举办了以“弘扬五四精神,矢志科技报国”为主题的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(iGEM)竞赛经验分享会。本次活动面向生命科学学院、数学与统计学院和物理学院3个拔尖2.0基地班同学开展。活动邀请到了奶牛-中国战队(NENU-China)的队长王钰茗担任分享嘉宾,旨在通过分享iGEM国际赛事的经验,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,激发同学们的科研热情,弘扬五四精神。

活动伊始,王钰茗便以一段精彩的赛事视频开启了分享之旅,视频中紧张刺激的答辩现场、团队成员们日夜奋战的实验室场景,瞬间将同学们带入了iGEM国际赛事的火热氛围中。随后,她从赛事背景入手,详细介绍了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的起源、发展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。iGEM不仅是一场关于生物学知识的比拼,更是一场融合了创新思维、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性挑战。

在分享自身团队参赛经历时,王钰茗的讲述充满了激情与感慨。从选题阶段的反复斟酌,到实验过程中的无数次失败与重来,再到最终成果的诞生,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成员们的心血与汗水。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,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科研道路的艰辛与不易。

在互动交流环节,当被问及参与学科竞赛的收获时,王钰茗深情回忆起备赛经历。她坦言,竞赛期间常面临时间紧迫的挑战,团队通宵研讨、反复打磨方案成为常态,甚至连续数日驻扎实验室调整参数。这份坚持最终在团队登上领奖台时化作澎湃心潮,“最终成功登上领奖台上,所有疲惫都变成了值得”。更令她难忘的是,赛事期间与清华、浙大等高校选手的深度交流,虽然来自不同地域与专业背景,但大家围绕技术难题彻夜探讨的专注眼神,“让我真切感受到,真正的热爱能跨越一切差异,让追光者并肩前行”。

当话题转到人文关怀的体现时,她分享了一个温暖的故事。她回到高中母校,收集了学弟学妹们对合成生物学和此次竞赛的心声话语,并将这些珍贵的话语带到了竞赛现场。来自不同国家的参与者们认真阅读后,纷纷提笔写下回信。就这样,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交流在一来一往间顺利展开,充分展现了人文关怀的魅力。

最后,今年代表我校参加iGEM国际合成生物比赛的参赛队伍代表登台。王小小同学向大家介绍了今年队伍的备赛安排。队长黄乐韬向大家发放“菌衡肠道、焕新健康”科普手册。在发放过程中,他主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,倾听大家在阅读资料手册时产生的疑问,并耐心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,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充分理解资料手册中的内容。

未来科学家特训营是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开设的“第二课堂”创新创业板块课程。未来,学院团委将邀请专家学者作客特训营,切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,提高科研水平。

初审:孟   月

复审:王隽媛

终审:王海涛




版权信息

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

地址: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

邮编:130024